關于我們 企業文化 三代人匠心耕作 全產業鏈 公益事業 大事記
科研概況 科研成果
種植概況 大學生種植團隊
有機·苗鄉三七 無公害·和謙三七
苗鄉動態
成品合作 國內原料 國際貿易 種植合作 科研合作
2014年公司技術研發團隊,通過多年科研攻關,選育出三個三七品種: 苗鄉三七1號、滇七1號、抗七1號,結束了三七百余年來無品種的歷史,對三七產業發展具有跨時代的意義!
網站首頁 > 三七科研 > 科研成果
2017年3月,由文山苗鄉三七股份有限公司、文山學院文山三七研究院、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牽頭,聯合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(上海)有限公司及行業內9家企業、科研院所、檢測機構制定的《無公害三七藥材及飲片農藥與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的最大殘留限量》標準發布。對無公害品質三七的判定有206項農藥殘留(必檢29項,推檢177項)及5項重金屬及有害元素限量標準。 這是我國中藥材領域首個無公害標準,對中藥材的品質發展具有引領作用。
三七傳統種植以樹枝樹葉搭建蔭棚為主,苗鄉三七開發新型遮陽網及搭建技術,能夠精準調節出適宜于三七生長的光照,同時具有阻燃性,避免火災隱患,保護生態環境,易規?;瘜嵤?,目前該項技術的行業普及率達到85%左右。
長久以來,為節約人力、降低干燥成本及風險,三七的加工過程均是不水洗的,這樣加工出來的三七衛生難以保證,極易造成二次污染,且泥土里的重金屬及其它物質也會附著在三七表面,危害用戶身體健康。 2003年苗鄉三七組織開發出三七專用水洗機,解決了人工水洗三七質量不穩定、效率低下等問題。水洗機未發明前,每到三七加工季節,水洗三七需人工數百。苗鄉三七專用水洗機發明后,8人操作水洗機可達兩百個人工的效率,這一舉措在三七行業屬于革命性的創新。
傳統三七干燥主要以房前屋后、馬路邊晾曬、炭火烘烤為主,苗鄉三七發明太陽能大棚干燥三七專利技術,讓三七干燥更潔凈、更高效、更可控。 該技術應用于三七初加工領域,改變城市環境衛生和三七加工環境,提升三七的干燥效率30%以上,避免外界污染,提升三七品質。目前行業普及率已達80%以上。
由于云南地質特性及土壤砷污染狀況,三七根中砷超標問題時有發生,嚴重影響三七的品質以及對外貿易。為了解決三七的砷污染情況,苗鄉三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師范大學從處理砷污染土壤著手,通過大量系統的試驗、歷時4年,成功開發出土壤添加劑,原位固化土壤中的砷,降低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,從而減少砷在土壤-三七體系中的遷移,降低三七中砷的富集,同時可以保持甚至增加三七有效效成分含量,為改善三七種植區土壤砷污染狀況,提高三七品質奠定了一定基礎。
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開化南路三七藥物產業園區
400-666-4337